青岛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55年,前身是青岛市公费医疗门诊部中医科,至上世纪60年代期间,科室设置已较为齐全,并成为山东中医学院教学医院。1995年成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999年,青岛市委、市政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将原青岛市中医医院、原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原青岛市黄海疗养院组建为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下设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和青岛市黄海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与海慈医院共用人民路4号院区,院区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在医院管理、医技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
历经五十余年发展,青岛市中医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基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和急诊专业委员会、青岛市中医药学会、青岛市中医研究所和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挂靠在本院。目前有职工1164人,编制床位872张,开放床位615张,2011年门诊量48.36万人次,出院1.07万人次。
医院科室齐全,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等临床专业科室20个;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6个。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强院的发展战略,着力加强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现有省级以上重点专科11个,其中肺病科和针灸科康复专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病科今年入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药制剂实验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心血管科和护理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肺病科、心血管科、肾脏病科是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肝胆内科、骨伤科、儿科是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20余项,获奖科研成果79项。出版专著100余部,发表论文700余篇,与德国、奥地利、荷兰、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协作关系。
医院始终坚持人才兴院战略,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梯队。现有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0名,博士、硕士180余名,各级拔尖、优秀人才50余人,其中2人获享国务院特贴、1人荣获全国“郭春园式的好医生”称号,1人荣获山东省十大名医称号,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国家级指导老师4名、省级指导老师7名、市级指导老师8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7人,青岛市中医药名家8人,青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名。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国家级继承人9名、市级继承人16名。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人才1名,全国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培养对象4名,山东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5名,青岛市高层次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7名,青岛市中医药优秀人才23名。引进各级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近10人,选送近20人次赴德国、奥地利研修,130余人次国内进修。60余人次担任市级以上专业学会副主委以上职务。